做个主动阅读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直自我感觉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但其实一直有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很多时候我的读了一本书也只是豆瓣上“读过” +1 而已。
《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早已买来有四五年之余,直到最近越发觉得不能再继续“浑浑噩噩”地读书,才拿出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一方面作为一本书本身其整体结构非常完整,前后连贯,读起来就让我有一种酣畅感;另一方面,作为一本教人如何阅读的书,读完之后我也的确学到了一套可以用来读书的方法。

1 主动阅读

首先,整本书作者希望读者读完之后所能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主动阅读,那么什么是主动阅读?
主动阅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再不加选择地接受书中任何观点,而是动用心智去理解与评价书中观点,进而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更加了解世界与自我的阅读方式。

1.1 为什么要主动阅读

在当下这个媒体化的时代,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各种自媒体、杂志、电视节目……而很多时候这些信息来源是将各种包装好的观点“灌输”进我们的大脑,同时让我们觉得是自己构建出各种观点。这是一个稍不留神、我们的认知就被建构的时代。
去主动阅读,就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去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让自己不再被建构。当然,在知识的学习上,主动阅读也比被动的全然接受要有效很多。

1.2 主动阅读要怎样做

主动阅读既需要意识,也需要技巧。
做主动阅读的阅读者,需要像棒球中的捕手一样去时刻保持警惕,关注作者这个投手发出的棒球(书想表达的观点),成功地抓到球。
要明确自己读某本书的目的——娱乐、获得资讯还是增进自己的理解。
要会针对所读的书提问题并回答问题,这也是主动阅读的核心。

1.3 读书四问

作为一个主动阅读,对于每一本要读的书作者认为应提出下面四种问题并回答:

  1. 整体上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具体讲了什么、如何说的?书主要的想法、声明、论点
  3. 书是否有道理?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
  4. 书与你有什么关系、对你有什么意义?
    那么究竟如何去回答这四个问题,从而做到主动阅读,作者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从而来解答读书四问、达到主动阅读。

2 阅读的四个层次

2.1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是指能做到基本的认字、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可以看明白书中文字在说什么(这里的“说什么”是最基本意义上的的说什么,比如知道“苹果”指苹果而非梨或香蕉)。

2.2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去掌握书的类别与大体架构。它包含了下面两种作用不同的阅读形式。

2.2.1 有系统的略读

通过阅读书的书名、序言、目录、索引、书衣上的推荐语去了解的书的主题和所包含的议题、整本书大体的架构。通过跳读书中的几段、几页,阅读最后几页可能有的作者重要论点的重述,去大体了解书的主要论点。

2.2.2 不求甚解的速读

在面对一本头一次阅读的难度的书时,不停下做查询或做深入思考,而是尽量快速地把整本书读完,尝试掌握书的全局、看懂能看懂的。这样在重读的时候就又可以借助已看懂的去理解未读懂的。
无论检视阅读的哪一种形式,都追求一定的速度。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应根据书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自己的目的去用不同的速度读书,“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而不能“一视同仁”。

2.3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四个层次阅读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当一本书的阅读完成了这个层次的阅读,那么主动阅读对于一本书的四问也就得到了解答。
这一层次的阅读有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规则或要完成的任务。

2.3.1 阶段一(架构性)

阶段一的目的在于掌握一本书的架构大纲,解答问题“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1. 对书做基本的分类
不同类的书,也就会有其不同的方法论、基本假设、理论等等(这里多指非虚构类作品),阅读的侧重点也自然有所不同。一本书的书名、前言、序、开头或结尾等等这些都可能告诉我们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对于书如何分类,作者分成了虚构性作品(小说、诗、戏剧等等)和论说性作品(为了传达知识)两大类。而论说性作品又进一步分成理论性作品(专注于传达的知识本身,包含历史、科学、哲学等)和实用性作品(专注于知识的实际应用,经济、伦理、政治问题、指南类书籍大多属于此)。
2. 一句或几句话概括整本书在谈什么
3. 列举书的重要篇章,说明他们如何按顺序组成书的整体架构,再列出各部分纲要
4. 找出作者要问或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整本书精神之所在,是作者架构整本书的出发点。

2.3.2 阶段二(诠释性)

阶段二目的在于诠释作者的意图,解答问题“书中具体讲了什么、如何叙述的?”。
5. 找出关键字词,就其含义与作者达成共识
6. 概括作者主旨
如何测验自己是否掌握到了作者的主旨?看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概括陈述作者想表达的主旨,某些书更进一步要看自己能否形容或举出相关的个人经验。
7. 找出作者的论证结构
任何一本书(此处主要是指论说性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作者在试图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即主旨)。当我们试图说服别人时,若只是陈述声明而无理由支撑,那么就只是在发表自己的个人想法,别人也很大可能不愿接受。作者去说服读者同样如此,所以书中必然包含作者论证其观点的结构。理由是什么、推导出的结论是什么,架构出这些前因后果就是书的论证结构。
8. 明确作者已经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解决问题中哪些是作者自认无法解决的

2.3.3 阶段三(评论性)

阶段三目的在于评价作者的观点,解答问题“书中论述是真实的么?对我自己有何意义?”。
9. 除非读懂一本书,否则不轻易评论
对于一本书,看不懂有两种情况:要读懂某本书还需要去读其他相关书籍,那就需要读完相关书籍看懂之后再去评论;尽最大努力还是看不懂,这时才可以说是书而非自己的缘故“看不懂”。
此处的“评论”并不是说不同意作者观点,而是包含了三种情况:同意、反对、暂缓评论。前两者很好懂,而暂缓评论表示我们还并没有被说服。
10. 无论同意还是反对都要有理有据
阅读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但这场对话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已经把他的观点“明明白白”(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读者努力才能明明白白)呈现出来,只能任凭我们读者去评论,作者无法反驳。所以在与作者对话、有争议的时候,我们读者才更应该摆明自己观点的依据,这才是一种得体的去说服“沉默”的作者的做法。
11. 批评作者的四种标准

  •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即其推论有谬误
  • 证明作者的分析和理由是不完整的

2.3.4 不同类型书籍中的分析阅读

上面分析阅读的规则是一些通用的规则,但就如规则一中所说的那样,不同种类的书有其不同的阅读侧重点。书的整个第三篇论述了作者对于不同种类的书阅读方法的建议,这里我简单记录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 实用性的书
    前面说过,实用性的书是关注知识如何应用的书。在阅读这类书时要特别注意明确作者想让你做什么以及他想让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而评论这类书时就要看作者想达到的目标或结果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是读者自己所认同的。
    若在评论实用性的书时读者赞同作者的观点,那么评论之后读者就应去采取相应的行动。因为“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 虚构性作品(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
    阅读虚构性作品时,我们要注意不要抗拒作品所带给自己的影响力,而应保持一种空杯的心态沉浸于作品之中,去感受和体验。这也就要求着我们需要尽量地快读,才能保持对其中情节体验的连贯性。这点在阅读一些大部头的虚构性作品时真的很有必要,不然就很容易忘记作品情节的前因后果。
  • 历史书
    阅读历史类书籍,要特别注意多阅读不同角度角度的相关书籍,因为同样的事件、人物或历史,很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描述与解读,多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掌握更真实的历史。
  • 哲学书
    阅读哲学书最重要的是找出作者想要回答的哲学问题,然后我们自己需要针对这个问题厘清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对于问题的解答,而不能逃避问题式地采用别人的观点。

2.4 主题阅读

进行完第三层次的分析阅读,已经做到了完整地阅读一本书,那么主题阅读又是什么?
主题阅读字面上理解就是针对某一主题阅读不同的书。为什么会需要阅读不同的书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想了解的主题,牵涉到的并不仅仅只是一本书,我们需要阅读完主题相关的多本书籍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分析阅读只是专注于一本书的阅读。
那么主题阅读如何去做呢?包含了以下六个步骤。

2.4.1 检视收集好的书单上每一本书

一方面进一步去明确清晰我们所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所要阅读的书目。

2.4.2 找到主题相关的章节

在主题阅读中,我们要探究的主题而非书才是阅读的重点。所以我们并不需要阅读整本书,而只需要去找出自己探究主题所需要的章节即可。

2.4.3 用自己的一套语言陈述各个作者的观点

主题相关的书籍很大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作者,那么很可能这些作者所采用的概念术语并不一致,为了比较不同作者的观点,用自己的一套语言来陈述各个作者的观点就很有必要。

2.4.4 罗列一系列主题相关问题让不同作者解答

这一步要接受很可能有的作者一个问题也解答不了或解答不清楚。同时要注意应用作者的视角去回答,而非把自己的观点当作某个作者的观点。

2.4.5 界定议题

当上一步的问题中有的问题各个作者的回答包含正反两面甚至多面,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是存在争议的议题,我们应尝试按不同观点间的关联去进行分类。

2.4.6 分析讨论

在这一步,就如分析阅读的阶段三,我们要去回答“这些作者的论述是真实的么?对我自己有何意义?”
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探究的主题很可能并不是一个有最终答案的问题,比如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我们做主题阅读并不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真理,而是立足于不同作者的讨论,去形成自己的观点与依据。

3 书的金字塔

四个层次的阅读,是为了在阅读中可以做到主动阅读,而主动阅读的另一方面是在阅读之前慎重地挑选我们所要阅读的书,尽量去挑好书。何为好书?能增长我们的心智,或增进我们的阅读技巧,或让我们更了解这个世界及自己的书就是好书。针对这个好书的标准,作者搭建了一个书的金字塔:
未命名2.001.jpeg

3.1 无益心智或阅读技巧增长的书

书中 99% 皆属于此,不需要去进行分析阅读,扫一扫读完即可。

3.2 增长心智或理解力的书

书中 1% 甚至更少,值得去做一次分析阅读去吸收其精华。但要注意一次即可,因为书中的精华一次分析阅读就已经几乎可以完全吸收。所再需要的只是偶尔翻阅特定片段或回顾一些想法即可(做的读书笔记就派上了用场)。

3.3 层次远超自己、重读有新收获的书

百本左右甚至更少,是读完之后感觉收获良多,但当自己有所成长、层次提升之后,再读又会有更多新收获的书。

以上就是我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后的一些收获。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读书总会是没头没脑,想起读一本书就读了,读的时候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只是心理安慰似地在书上画线或是摘抄书中句子到笔记软件中。就像是游戏中闯迷宫,不知道出口在哪,只是漫无目的地四处乱闯,走不出来,也就没有宝箱可以打开。而《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像是给了我一份迷宫指南,让我清楚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在迷宫中前进,并找到最后的宝箱。
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读书却不知如何去读的人,那么我强烈推荐你也去读一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最后附上我所整理的书的整体框架以作参考。
LAZxiG5Qe6kSojm

Photo by Patrick Tomasso on Unsplash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下一篇